發布時間:2018-03-20 瀏覽次數:23442 作者:
什么是價值觀?
價值觀是一個人或組織所擁有和推崇的態度和行為,它代表我們對周圍事物的是非、善惡和重要性的評價。人們對各種事物的評價,如對自由、幸福、自尊、誠實、服從、平等等,在心中有輕重主次之分,這種主次的排列,構成了組織或個人的價值體系。學校的價值觀,簡單來說其實就是在學校教育中我們如何看待事物?用什么方式做事情?價值觀是一個抽象詞語,但具體到學校制定的各項文化制度上,卻可以讓它變“硬”。
我們循著物質文化(表層)、制度文化(淺層)、行為文化(深層)、精神文化(核心層)的路徑,可以把我們的價值追求變成我們工作中的一個個行為規則,處在其中的每一個人都會學會應該怎么去做合適的事情。
大規劃、“小目標”
我們的學校似乎都有宏偉的規劃和藍圖,這些規劃和藍圖是否清晰可行咱們暫且不論,它們大多數被束之高閣卻是事實。
為什么辛辛苦苦制定出來的規劃和藍圖會被束之高閣?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學校沒有學會怎么把“大規劃”分解成一個個看得見、摸得著的“小目標”。布蘭克斯坦對“小目標”的解釋是:“如果我們的愿景是宏偉的目標——我們正在努力的遙遠理想——那么我們的目標便是途中短期的小方向。它們將漫長而曲折的學校改進之旅轉變為可衡量的步驟,為我們的努力提供間歇性強化,并為我們提供朝向更大視野的進度反饋?!?br/>
“目標也起到一個更加務實的作用,它們為我們的愿景提供了一個詳細、短期的方向,確定了優先事項,并為我們的改革進程建立一個時間表。同樣重要的是,目標給相關者建立一種責任感,確保該發生的事情一定會發生?!?/span>